新手媽媽要留意!BB應該食啲咩?
轉載:媽媽寶寶 採訪諮詢:台灣營養師林俐岑
林俐岑營養師自己有兩個孩子,大寶與二寶相差6歲,關於副食品的觀念相差甚遠,第一胎時,仍建議孩子從6個月大才要開始吃副食品,但近年來則廣為宣導,4個月大開始就能讓寶寶吃副食品,但她建議家長可以從不同面向來觀察,首先觀察寶寶發展情況,脖子是否已經可以硬挺?身體是否可以依靠嬰兒座椅就能坐起來?有沒有厭奶的情況?看父母吃東西是否表達出興趣?流口水的頻率愈來愈頻繁?體重是否達到出生體重兩倍以上?因為添加副食品後,寶寶奶量可能會減少,擔心寶寶若不吃副食品又加上厭奶,會營養不均衡,導致體重會降低。
究竟該何時開始吃副食品?(Gettyimages/視覺中國)
易致敏食物不需延後吃
以往多半建議6個月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,尤其是有過敏體質家族史的孩子,甚至還會被建議雞蛋及海鮮待1歲後再吃,許多長輩都有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。林俐岑營養師指出,美國小兒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科醫學會都已經正式建議,孩子4至6個月大時,就可以開始吃雞蛋或海鮮,不用將這些易致敏食物特別往後延,建議副食品仍以少量多樣性為原則,即使給雞蛋、蝦泥或魚泥都可以,但給予寶寶嘗試後,家長應觀察食用後是否有過敏症狀,每個寶寶狀況不一,過敏的表現可能有紅屁屁、起疹子或眼睛水腫等,所以家長務必多加注意。
因為添加副食品後,寶寶奶量可能會減少,擔心寶寶若不吃副食品又加上厭奶,會營養不均衡,導致體重會降低。(Gettyimages/視覺中國)
副食品食材挑選及製作
寶寶4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後,由於腸胃才剛開始要嘗試非奶製品,林俐岑營養師建議,第一階段可以從好消化的穀類開始嘗試,米糊、小米粥、米精或麥精,但請注意米精及麥精不要泡好直接放入奶瓶吸吮,因為若沒有透過吃副食品來鍛鍊咀嚼,就無法鍛鍊口腔肌肉及口語發展能力;第二階段則開始吃蔬菜;第三階段是魚的纖維、肉的纖維或其他蛋白質食物;第四階段才是水果類,因為水果相對蔬菜比較甜,一開始嘗試水果,有些寶寶就不會接受蔬菜,而且要食用果泥,而不是果汁。
食材挑選請以「新鮮」為主要訴求,務必避開加工食品,像是火腿與臘肉都不適合,也請勿給寶寶吃甜食和喝飲料,1歲以前也儘量不要添加調味料,但為了準備的便利,如果大人要吃炒牛肉菠菜,可在炒完後,先挑選一些不要過度添加調味料,如此一來就不用特地準備一份寶寶副食品,減輕職場婦女們的負擔。
食材挑選請以「新鮮」為主要訴求,務必避開加工食品,像是火腿與臘肉都不適合。(Gettyimages/視覺中國)
副食品的質地在4至6個月要泥狀、7至9個月則可以更加濃稠、10個半月則可以吃半固體狀,等到1歲後就可以開始吃固體食物,但近期愈來愈多人關注的「嬰兒主導斷食法」(baby-led weaning,BLW),請家長在孩子嘗試BLW時,請全程在旁關注,以免孩子吃太大口而噎到。
10月9-11日嚟澳門漁人碼頭「第十五屆孕嬰兒用品展」同「2020親子成長教育展」了解更多啦!